科技赋能,让文化体验更加便利。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无感书房”让读者有了新体验。读者将图书拿出书架后,视觉盘点系统就会被触发,对读者动态追踪,将图书自动绑定至该读者的读书栏,“如果将书带出阅读空间,该书将自动被借阅。”胡九龙说。
互为“邻居”的三大文化建筑,各具特色功能、各有精彩活动,不同文化资源在此集聚,像“文化磁石”一样吸引着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三大文化建筑运用元宇宙、云端互联、4D观影等新技术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智慧体验。”胡九龙说。
彩宝网app下载去博物馆看展览,进剧场看演出,到文化馆学特长,成为当前越来越受欢迎的生活方式。随着物质生活日渐丰盈,人们更加渴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走进北京城市图书馆,置身于由144棵“银杏树”支撑起的知识空间,“山谷门厅”的新奇景致让人惊叹,层叠错落的阶梯式构造,形成饱满的阅读与藏书空间,这座7.5万平方米的建筑内,藏书量达800万册,拾级而上,随行随阅。图书馆不仅是令人向往的知识殿堂,更是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多元文化综合体。自开馆以来,陆续启动的“千场阅读活动”让馆内越来越热闹。
技术创新,让高品质文化艺术走进大众视野。走进北京艺术中心装潢雅致的音乐厅,但见一座被观众席合围的舞台,一架管风琴映入眼帘。据介绍,这架管风琴拥有先进的科技——电子演奏台机械触感系统,为北京艺术中心演奏各类管风琴音乐扩展了可能性。
推动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发展。三大文化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融入巧思,设计了透明栈道,市民可透过这些栈道看到一部分运河故道遗址等古老遗存。同时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推出丰富主题活动、8类500余种文创产品,将馆藏文物、运河文化、老字号传承、非遗文化和文创设计相结合,将国风国潮融入日常生活。
2023年12月27日,三大文化建筑对外开放,千年运河畔,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再添文化新地标。自规划建设之初,北京就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建设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让三大文化建筑助力提升副中心城市文化气质,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据介绍,三大文化建筑的设计方案均通过国内外征集产生,并由中外一流建筑设计团队携手完成。建设施工方历经1400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将千年前忙碌的运河图景以建筑的形式定格。“三大文化建筑造型独特、结构复杂,构件加工与施工安装难度空前,攻克了多项行业领域技术难题。”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大项目总监、三大文化建筑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说。
“文化粮仓”,好戏连台;“森林书苑”,知识家园;“运河之舟”,扬帆起航。三大文化建筑“融”在城市绿心中,市民徜徉于此,发现自然之美、欣赏建筑之美、感受文化之美。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市民中心、活力中心和文化休闲娱乐中心。(人民日报 记者潘俊强施芳)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又名“运河之舟”,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3个元素,建筑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展现出一幅运河图景。
北京城市图书馆又名“森林书苑”,中国传统的“赤印”意象和新型公共空间设计写意结合,高通透的玻璃幕墙让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馆内两座“书山”宏大绵延,营造出“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的阅读雅韵。
市民刘明来京工作不久,打算利用周末逛遍北京的各大文化地标,他首选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远看大运河博物馆,数片船帆状的屋顶高低错落,曲线饱满,动感十足。”刘明说,“运河之舟”的造型颇具创意。
据胡九龙介绍,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基础上,三大文化建筑着力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亲民性、便利性和实用性,创新性打破以往公共建筑集群各自独立建设的固有模式,实现了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共享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预留车站5个单体建筑一体化设计建设的模式创新,并建设“没有围墙的公共空间”,实现开放共享。
三大文化建筑不仅外表美观,还有深厚的“内涵”。北京艺术中心从35个国家的300多个顶级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工程数字建造领域国际大奖,其声学效果经实测达到世界顶级音质水平;北京城市图书馆实现16米世界级超高玻璃幕墙生产加工和安装,全自动机械书库为读者带来图书借阅新体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均匀分布安装了242个隔震支座,保护建筑和文物安全……此外,三大文化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成了地源热泵、光伏发电等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和滞蓄消纳的“海绵城市”系统。
春暖花开时节,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开馆之初,北京艺术中心便对外宣布,2024年将有300场高品质演出。底气来自哪里?“由国家大剧院运营,品质有保障。”一名资深戏剧迷说。据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管建波介绍,北京艺术中心一方面将国家大剧院的经典剧目引进来,实现两地同步上演,突出“高品位、高水准”的节目定位;另一方面引入音乐剧、现代舞、先锋戏剧、沉浸式表演等艺术门类,拓展演艺新场景。
精选运营方,推动文化艺术资源引入、共享。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运营单位分别为国家大剧院、首都图书馆、首都博物馆。运营方充分调动相关文化资源,让三大文化建筑甫一开放,便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文化休闲生活的热门打卡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近年来,各地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涌现出一批丰富文化供给、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新地标”。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解码·文化新地标”,关注各地有代表性的公共文化场所在场馆设计、文化交流、惠民服务等方面的实践,探讨如何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
打造功能多样、形式多元的复合空间。“每一座文化建筑都不是功能单一的文化空间,在做好‘主业’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说。
三大文化建筑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现代文明与运河文化在此融汇展示。相关运营方正在推动艺术热起来、书香浓起来、文物活起来,将三大文化建筑打造成为市民高品质文化休闲生活的畅享地。
614.81MB
查看306.21MB
查看65.6MB
查看334.71MB
查看795.83MB
查看147.85MB
查看511.60MB
查看862.89MB
查看790.98MB
查看701.53MB
查看951.79MB
查看514.88MB
查看780.82MB
查看412.91MB
查看732.75MB
查看482.51MB
查看459.91MB
查看977.19MB
查看707.45MB
查看673.15MB
查看615.15MB
查看767.17MB
查看413.29MB
查看142.63MB
查看466.85MB
查看689.38MB
查看394.61MB
查看584.95MB
查看154.32MB
查看625.22MB
查看396.55MB
查看570.14MB
查看500.77MB
查看192.94MB
查看692.18MB
查看114.19MB
查看355.86MB
查看901.47MB
查看832.20MB
查看797.75MB
查看668.92MB
查看407.29MB
查看690.90MB
查看179.90MB
查看648.18MB
查看180.57MB
查看101.99MB
查看394.32MB
查看833.11MB
查看736.65MB
查看444.32MB
查看893.15MB
查看452.34MB
查看750.52MB
查看838.56MB
查看302.53MB
查看205.13MB
查看391.45MB
查看122.19MB
查看145.14MB
查看939.23MB
查看992.58MB
查看513.72MB
查看632.53MB
查看706.89MB
查看161.72MB
查看747.59MB
查看671.70MB
查看575.38MB
查看873.86MB
查看576.29MB
查看411.70MB
查看864.44MB
查看632.28MB
查看433.99MB
查看550.11MB
查看897.81MB
查看875.43MB
查看412.85MB
查看277.31MB
查看827.28MB
查看486.70MB
查看320.40MB
查看511.14MB
查看216.30MB
查看243.26MB
查看399.78MB
查看786.35MB
查看713.47MB
查看462.71MB
查看324.94MB
查看605.82MB
查看581.84MB
查看137.84MB
查看903.89MB
查看564.85MB
查看258.74MB
查看372.51MB
查看275.69MB
查看636.90MB
查看335.27MB
查看150.99MB
查看932.51MB
查看515.48MB
查看
551宁安hx
晒太阳到底是养生,还是致癌?🧥
2025-07-01 05:59:15 推荐
236188****9829
山西19岁少年猝死之谜:疑8个月内有偿献血16次 血站被质疑“拉人头”✊
2025-07-01 12:44:12 不推荐
726152****4569
特朗普顾问提出三个美联储主席潜在人选 前理事Warsh在列🎅
2025-07-03 18:52:54 推荐
98摩托驾驶测试3
利率市场正处于鹰派临界点 本周市场利率预期恐将高于美联储🏄
2025-07-03 14:22:08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