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记者观察到,不少园区运营商已经实现了从地产思维向产业思维的转化,由“房东”向“股东”转型升级,既搭建资源平台,又提供产业资源对接等增值服务,力求使园区的发展与成都建圈强链的内生需求一致。园区在变,企业也不例外,通过聚焦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互补,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态。
成都未来医学城管理局党组成员叶啸林向记者介绍,正在建设的四川大学华西东部医院将整合优势力量,开设27个医疗科室,提供2050张床位;四川大学华西东部医学院将被打造成为年均培养3000名研究生的医工结合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医学中心和天府锦城实验室将作为片区“双引擎”开展研发工作;先进医疗成果转化中心与企业自建区能为临床研究成果实现快速转化提供便利。“由此构建的‘医教研产’一体化创新发展体系,高效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叶啸林说。
“在白鹭湾科技生态园,我们把处于上下游的企业竖式堆叠布局在同一栋楼宇,或就近聚集在同一个区域,实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互联互通。同时,为了打开蓉深两地的合作交流空间,我们会尽力借鉴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发展经验,将白鹭湾科技生态园打造成为前者优势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成都市兴锦白鹭湾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煜黎告诉记者,白鹭湾科技生态园将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为主方向,聚焦智慧医养、智慧交通和智慧物联等主导产业,目前园区已吸纳20余家企业签约入园。
民航成都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同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民航专业工程施工能力的高新技术及产品综合服务商,其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就是各大机场。“公司和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汇聚了多名来自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领军人才,他们是公司发展的‘智囊’。去年,我们顺利完成了独立运载系统ICS北京大兴机场中试阶段性任务。今年,国内首套机场数字孪生平台将在重庆江北机场‘上线’。”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院电子公司总裁助理、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何韬告诉记者。
锚定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探索“医教研产”融合与转化典范的实践仿佛一块磁铁,吸引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
2022年初,“建圈强链”首次被写入成都市党代会报告。两年多以来,成都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5+N”产业生态为关键“建圈”,以“四链”融合为重点“强链”,实施“月季监测、年度评估”动态跟踪问效,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有力有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相关部门、产业资源、经营主体在场景和生态营造方面有了更为清晰的目标和路径。
永盈棋牌官方网站京东方项目串起了新型显示产业的“链”,扩大了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圈”。近年来,成都建圈强链,已形成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等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2023年,成都新增2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新登记经营主体60.2万户,税电指数全年处于景气区间。
高度重视提升产业链、生态圈的实质能级,构建更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全力以赴促进科技要素对接撮合,成都正以更高水平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作为成都未来医学城首个拿地自建的社会投资产业化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各类POCT仪器约5万台、试剂耗材约6000万件,这样的生产规模符合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彬告诉记者,作为一家生产即时检验医疗设备的企业,公司在2023年实现销售同比增加约50%,出口销售额占比约55%。
早在去年4月举行的“成都未来医学城一季度建圈强链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就有涉及总金额350亿元的多个项目及产业配套签约落地,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POCT仪器及试剂制造基地也在其中。
华西、华为这样的“链主”企业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值得期待的涟漪效应。随着建圈强链相关政策的推进,创新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动能越来越强。
此外,为了推动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实现就近就地转化,成都还充分运用好各类金融服务平台,赋能更多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在成都科创板上市企业中,超76%的企业在早期发展阶段都有来自科技金融的支持。成都还在全国首创以“科创贷”“人才贷”“成果贷”为代表的一揽子科技金融贷款产品。以“科创贷”为例,近3年来该平台共支持4000余家科创型中小企业发展。2023年实现放款77亿元,同比增长7.16%。
园区和企业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政府部门对产业变迁动态的科学研判犹如“指挥棒”,引导着产业生态的打造,不断巩固拓展竞争新优势。
“当前,数字赋能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促进大健康产业转型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邀请拥有华西学术背景的数字健康创新团队入驻,由华为及其生态伙伴联合在园区打造公共性医疗信创赋能中心,面向园区内外所有企业提供服务。”华西医美健康城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张奇飞说,华西、华为也是产业园名字中“双华”的由来。当前,园区企业入驻率已超过70%,预计未来5年产业规模将突破25亿元。
“创业初期,我们为产业链上游企业提供机器人控制系统定制服务,如今我们已研发出50多款机器人整机产品,并与比亚迪、富士康等超过500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远销东南亚、南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说,工业机器人在光伏、新能源等诸多新兴领域有着很广阔的应用空间,公司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打通产业链发展上下游。
今年1月12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召开,进一步明确以更高水平推进产业建圈强链。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构建,这座城市的“吸附力”越发强劲。当前,成都的经营主体总量近390万户,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已有规上企业44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
703.43MB
查看620.68MB
查看73.8MB
查看529.86MB
查看103.59MB
查看285.48MB
查看952.37MB
查看323.99MB
查看904.71MB
查看592.67MB
查看733.11MB
查看791.46MB
查看839.89MB
查看827.78MB
查看256.23MB
查看855.88MB
查看975.83MB
查看427.76MB
查看667.53MB
查看927.66MB
查看719.36MB
查看404.60MB
查看400.52MB
查看150.89MB
查看552.20MB
查看919.68MB
查看309.51MB
查看721.26MB
查看771.94MB
查看224.57MB
查看219.68MB
查看989.11MB
查看365.54MB
查看148.93MB
查看731.34MB
查看520.62MB
查看233.93MB
查看248.96MB
查看550.83MB
查看380.87MB
查看113.98MB
查看648.67MB
查看782.65MB
查看930.37MB
查看581.96MB
查看564.35MB
查看696.98MB
查看699.80MB
查看135.84MB
查看519.14MB
查看647.43MB
查看955.37MB
查看740.60MB
查看616.37MB
查看280.44MB
查看305.53MB
查看541.28MB
查看100.69MB
查看518.55MB
查看669.48MB
查看586.30MB
查看436.74MB
查看996.11MB
查看258.98MB
查看173.31MB
查看618.84MB
查看960.49MB
查看187.58MB
查看716.28MB
查看887.85MB
查看495.60MB
查看223.69MB
查看309.82MB
查看417.30MB
查看987.51MB
查看524.38MB
查看786.68MB
查看448.98MB
查看596.29MB
查看398.57MB
查看519.74MB
查看996.75MB
查看432.49MB
查看878.10MB
查看617.37MB
查看914.14MB
查看614.72MB
查看803.22MB
查看932.59MB
查看656.83MB
查看209.13MB
查看493.97MB
查看120.24MB
查看621.77MB
查看268.26MB
查看433.61MB
查看321.83MB
查看155.11MB
查看486.71MB
查看185.16MB
查看826.12MB
查看230.89MB
查看234.43MB
查看417.23MB
查看
375鄂州si
2025-07-02 08:20:16 推荐
576188****2485
英伟达新技术催化AI芯片、算力等方面热度 国内上市公司加快布局关键环节➯
2025-07-03 01:05:40 不推荐
165152****7698
你是愿意买件好衣服长时间穿,还是愿意少花钱买个便宜点撑过一个季节就扔?➳
2025-07-03 19:32:51 推荐
33体操飞人
韩医协表示将团结 14 万医生,敦促尹锡悦下台,事态将会如何发展?会动摇尹锡悦政权吗?➶
2025-07-01 21:16:28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