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分析,从“超长期”来看,在债券市场上,一般认为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利率债为“超长期债券”。相较于普通国债,超长期国债能够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以时间换空间”解决经济发展和地方债务的不平衡。“特别”则强调资金用途,是为特定目标发行的、具有明确用途的国债,资金需要专款专用。
黄守宏表示,国际上有一个所谓“3%赤字率警戒线”的说法,很多国家在一定时期远远超过3%,有的达到两位数。对中国而言,这些年赤字率一直保持在合理适度的水平,只有在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时的2020年、2021年超过了3%,前些年都是在3%以下。今年的赤字率按3%安排,整体来讲是适度的。
作为财政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超长期特别国债引发了社会关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说,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惠长远,既可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一边是结构性减税降费降低了财政收入;另一边是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刚性支出增长,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转移支付等需要保持一定力度……2024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预算报告提出,做好2024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必须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
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784.3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4573.81亿元,完成预算的98%,增长5.4%。《2023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2023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保持了必要支出力度,全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进一步凸显了这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蓝佛安说,财政部将持续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强化预算约束,推动精简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等,及时收回使用结余闲置的资金,把更多的“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需要多种政策工具有机组合、发挥整体规模效应,其中既包括赤字,也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国债、税费优惠等其他政策工具。
华体网官网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结构性减税降费、保障和改善民生、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作为中国“国家账本”,《预算报告》反映了财政政策的哪些发力点?今年的钱怎样花?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解读。
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2037亿元,剔除上年和今年一次性安排因素后同口径增长4.1%。其中,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25744亿元、增长8.8%,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462亿元、增长8.6%。根据相关安排,上述资金将有力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适度加力的同时,财政政策将提质增效。蓝佛安表示,财政部门将加强统筹协调,放大组合效应,统筹运用税费、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等政策工具,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打好“组合拳”,避免“单打一”,推动政策同频共振。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两项加起来达到4.9万亿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蓝佛安表示:“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能够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明确,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不计入赤字。同时,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支持地方加大重大领域补短板力度。此外,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700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专家分析,上述政策工具有望形成合力,为撬动有效投资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按照预算报告,今年将安排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万亿元,增长3.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5万亿元,增长4%。赤字率按3%安排。
“财政赤字率要放在总的财政盘子里来看。”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释,与去年初的安排相比,今年赤字率同样是3%,但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母大了,赤字规模今年达到4.06万亿元,比去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
从202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来看,中央本级支出41520亿元,增长8.6%,扣除重点保障支出后增长0.3%。据介绍,近年财政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合理安排中央部门支出,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实施。
“今年的赤字率安排既保证了政策连续性与必要支出强度,也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说。
“今年财政政策总体来看是适度加力的,关键是要把这些钱花好、用好,用到最重要的地方,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的要保障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保障好基本民生财力需求。”黄守宏说。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今年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在赤字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时,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加大支出强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逾1万亿元,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李旭红分析,这与需要长期投入的重大项目更加匹配,有利于缓解重大项目的资金周转压力,保障项目可持续性。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有利于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是今年财政政策的“重头戏”。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中央财政安排教育领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4085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765亿元……今年,财政资金将继续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撑腰”。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认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体现了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需要,有利于更好地引领带动社会投资。债务资金在支出过程中,将对就业、民生等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221.12MB
查看253.72MB
查看42.1MB
查看843.42MB
查看739.16MB
查看719.20MB
查看176.91MB
查看954.86MB
查看628.29MB
查看953.96MB
查看309.13MB
查看805.62MB
查看166.33MB
查看326.15MB
查看228.57MB
查看575.57MB
查看334.87MB
查看134.14MB
查看104.29MB
查看636.98MB
查看756.48MB
查看105.35MB
查看746.59MB
查看764.15MB
查看454.43MB
查看353.82MB
查看263.66MB
查看349.44MB
查看465.49MB
查看480.59MB
查看339.85MB
查看859.96MB
查看797.85MB
查看108.48MB
查看166.31MB
查看176.99MB
查看277.69MB
查看467.35MB
查看356.22MB
查看360.43MB
查看713.62MB
查看749.37MB
查看196.71MB
查看677.87MB
查看676.96MB
查看725.38MB
查看398.26MB
查看912.99MB
查看335.33MB
查看522.79MB
查看241.36MB
查看620.27MB
查看727.65MB
查看331.19MB
查看628.12MB
查看193.69MB
查看244.70MB
查看111.18MB
查看245.70MB
查看369.89MB
查看293.48MB
查看725.42MB
查看811.41MB
查看253.19MB
查看972.60MB
查看182.62MB
查看804.70MB
查看705.82MB
查看520.60MB
查看146.26MB
查看681.70MB
查看213.66MB
查看311.36MB
查看183.84MB
查看787.33MB
查看329.33MB
查看793.70MB
查看580.31MB
查看329.58MB
查看290.36MB
查看903.63MB
查看145.52MB
查看390.10MB
查看723.72MB
查看114.57MB
查看331.40MB
查看350.16MB
查看332.83MB
查看232.61MB
查看882.52MB
查看113.29MB
查看666.23MB
查看266.72MB
查看507.49MB
查看980.96MB
查看191.45MB
查看535.31MB
查看378.96MB
查看265.82MB
查看143.15MB
查看281.40MB
查看144.69MB
查看407.95MB
查看299.73MB
查看
434乌鲁木齐fj
2025-07-05 15:05:41 推荐
939188****1811
2025-07-03 13:15:53 不推荐
506152****7148
2025-07-04 0-1:02:10 推荐
26沙滩排球对决2
2025-07-05 10:22:26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