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貌美”的式微和“不打扮”的兴起。《唐代女性墓志的书写研究》指出,“唐朝前期,社会安定,中上层阶级女性生活富足,打扮精美。而唐后期,国难频发,许多中上层家族都经历了战乱和动荡的摧残……女性要应付艰辛的生活,在打扮方面更加保守。”
还有一篇墓志记录了一位选择改嫁的女性,这在丈夫死后绝大多数女性都只能孀居自守的唐朝,极为少见。她自幼聪慧,擅长诗文礼仪。十二岁时嫁人,生有二女。后来改嫁,被封为沂水郡君。她在七十四岁时去世,要求不合葬。
在唐朝,大多数女人都会结婚,成为妻子。姚平根据 299 份记录出嫁年龄的墓志铭作了计算,发现唐代妇女平均结婚年龄为 17.6 岁。以晚婚为耻的心态随处可见,《唐故清河张氏女殇墓志铭并序》便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解释张氏为何到了 19 岁去世时仍未出嫁。
但有一些标准,放在今天的道德标准看,显然已不合时宜。比如赞扬女性誓节孀居,为丈夫守贞,而唐朝男性再娶的情况有很多;又比如赞美女性不妒忌,而唐朝时男性纳妾很普遍。有一篇墓志如此写道:“时六房同居,和睦上下,抚诸姑侄,有若己子”,同其余妻妾和睦共处,善待别子,深受赞叹。
比如天宝年间,郑氏执笔为她的丈夫写了墓志,文辞典雅,情真意切。而郑氏死后与丈夫合葬,二人的墓志铭被同时发掘出来。对于郑氏突出的文才,她的墓志铭中却只有一句“才为女师”(才华能做教育妇女的女教师),便更无具体描写。
秒彩彩票1955 年林徽因去世,她的墓碑上只刻了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之一,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优异成绩修完建筑课后,却没拿到建筑学学位,直到 2024 年,即林徽因入学 100 年后,宾大才计划追授这一学位,宾大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 (Fritz Steiner)说,当年没有授予她学位的主要原因,是她的女性身份,而这个错误如今需要被纠正。
再比如,2013 年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现了上官婉儿墓。她是罪臣之女,也是巾帼宰相。专家们一般认为,她墓志里的悼词是由太平公主所写:“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在唐朝,作为女儿出生,有时候会被遗忘。据历史学家姚平的估测,全唐父母的墓志里,平均会漏掉 1 到 2 个女儿。但从早唐到晚唐,记载女儿的比例逐渐升高,而且还能找到一些追忆潸然的亲情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与唐代前后的社会相比,唐代母亲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非常高。一个标志是,武则天提出“请子父在为母服丧三年”,意为若母亲去世,即便父亲还在世,孩子还是要为母亲服丧三年。而在此之前,父在,子仅为母服丧一年;无论母在或不在,若父亲去世,子都要服丧三年。陈弱水因此说,唐代存在着一种“女性主义的冲动”。
更不同寻常的是,和其它女性墓志铭常有的描写顺从丈夫、丈夫死后妻子痛苦得要追随丈夫而死不同,周氏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心绪——“归公八载,恩义有夺”(嫁给这个男人八年,却一直被忽略,丈夫对不起夫妻恩义)。
蒋氏是南朝时人,为护佑岭南百姓,甘当人质 7 年,隋统一后更是以死劝谏长子钟士雄归顺朝廷,守护岭南的和平生活。她去世后,唐太宗“眷切先臣”,命人撰文并出钱为她立碑,其墓志《蒋烈女碑》评价蒋氏“气英而胆豪”,为一时之杰。
但正是这样埋怨丈夫的文字,却比成百上千篇墓志里司空见惯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真实得多。复杂的感情与自己的文才凝结成赠予丈夫的铭文:“其生也天,其死也天,苟达此理,哀复何言?”(你的出生是天意,你的死亡也是天意,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悲伤又有什么用呢?)
况且“才为女师”本身也是女性墓志铭中的惯用词。其余的像“生而聪惠,长而仁明”“静以守内,进退如一,德为世范”,更不过是女性墓志铭中常用的套话。
“摒铅华,绝浮奢”成为唐代后期知识分子对女性的新要求。上述研究还写到大中年间的一位李夫人。李夫人在结婚之前,“未尝瞬息不为歌舞娱”(没有一刻不为歌舞而欢愉),在丈夫死后,李夫人蓬头垢面,再也不装扮自己。
宫女的墓志最苍白,没有祖辈、没有丈夫、没有子女。有研究论文写道,宫女的墓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按同一种格式“填写”的。同一种格式的墓志,有时多达十几方。“填写”宫女墓志的职责,照例是由宫廷有关部门承担。有两方上元二年的墓志,名字、籍贯之处皆预留出空格,以备填写,但实际上从未填写过。
总字数上,身份尊贵的妃嫔和皇室女子为最多,已婚女子(妃嫔和皇家女子不计入其内)次之,接着是普通未婚在室女(尚未出嫁的普通女性),出家女子、宫女。出家女子也会有一些关于丈夫和子女的描写,唐朝佛教盛行,有女子守寡之后选择出家。
例如周氏在其夫曹因的《曹因墓志》中提笔写道,丈夫“三举不第,居家以礼义自守”,最终却死在了去长安领官的半道上。朝廷公卿、乡里邻人无不叹息,而周氏却“独不然”,她有自己的看法:丈夫虽死,但家里有田地,可以奉养亲人,屋里有书籍,可以教养儿子——“何忧喜之有哉”(有什么好伤心的呢)?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把时代切分成唐前期(早唐和盛唐)及开始衰落的唐后期(中唐和晚唐),会发现社会对女性的赞美词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弘农郡君杨氏的墓志由其二哥和三哥执笔。兄长们的回忆中有一个动人的细节,说杨氏幼时圆润秀丽,又机智敏锐,叔父京兆尹很疼爱她,常将她捧在手上与之玩耍,一日路过门口时不小心伤了她的头,杨氏很疼,却还是佯装笑容。叔父见之,心疼又惭愧,从此对她更加宠爱。
我们按时间抽样整理了《唐五代墓志专目数据库》中的 605 篇唐代女性墓志。从唐初到唐末的三百年间,女性的命运被时代所裹挟,时代又继续向前。
然而,在唐朝,成为母亲也不容易。据《唐代女性的生命历程》里的说法,唐代贵族妇女不少因产而死,到了动荡的晚唐,死于育龄的墓志数占总体墓志的比例甚至达到了45%。
而另一种能体现女性身份变迁的标志,是她们的一生凝成了一行怎样的标题。在早唐和盛唐,更多时候她们被写作某某人的夫人,某某人的女儿。到了晚唐,她们终于有更多机会以自己的名字单独出现在墓志的标题上。
我们选取唐朝的女性墓志。不仅因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很特殊的时期——开明繁荣且有过罕见的女性统治的历史,更是因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墓志最为繁多的时代,“皇族贵戚、达官显宦、一般官吏、庶民百姓、宫女尼姑、僧人道士,无不有墓志入葬”。
二是在唐后期,对女性刚强的记载多于前期。晚唐的一篇墓志称墓主“性刚尅,有难犯之色”,性格刚烈、正直,令人难以冒犯,比之通常的“温柔和顺”,这样的描述很少见。
晚唐时期的支志坚出身世家,因年幼多病,九岁入浮屠。845年,唐武宗发动会昌法难,“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其时已经37岁的支链师只能选择由佛入道,改变自己的宗教身份,以免牵连家人。
而被套话所折叠的人生经历,又何尝只有郑氏?在数十篇墓志中,我们读到很多女性在丈夫死后的漫长余生,仅用“孀居教子”一词来概括,但她们究竟克服了多少困难险阻,已不得而知。
不单是林徽因,以墓碑为载体,能读到很多不同年代女性的故事,因为在古代,女性难入正史。很多女性的生平被一划一划地刻在墓碑上,是为“墓志”。
她的祖母曾对其父亲说道:“此女甚奇异,不要随随便便把她嫁出去。”父亲为其选才士李公为夫,生有一子。四十五岁时,杨氏因丈夫去世悲痛万分,十一日后自己也去世了。
但更有意思的是,墓志记录下的未必都是突出的成就、坎坷的经历,也有女性琐碎的日常,和她作为一个普通人被亲人深深怀念的时刻。
有一位父亲为 16 岁就去世的女儿作墓志,言辞恳切,他写道:因为自己身体不好,女儿生病时虽然很苦痛,却依然瞒着自己;因为家里穷,女儿总是克制着自己想要好东西的欲望,自己对此深怀愧疚。另一篇《唐故北海范氏夫人墓志铭并序》则记录了一位思女心切的母亲范氏,不远万里探望女儿,最后竟死于回程的途中。
《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一书写道:“墓志铭的功用是帮助墓主从今生过渡到死亡世界,保证他/她在冥界的安康,并向冥界通报他/她的身份地位……一份典型的墓志会提及死者的子女及其婚姻,死者的第三代,子孙的学业、科考、职官等的完整信息。”
历史学家姚平在《唐代女性的生命历程》中写道,在其统计的1560篇唐女性墓志铭中,有1230篇为已婚妇女。其次是包含了女尼、女道士的未婚女性,再之后是宫女。
常见的标准是守礼合宜,贤良淑德、仁慈温良亦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唐故岭南节度使右常侍杨公女子书墓志》记载,京师发生瘟疫,子书的兄弟姊妹接连染病。子书前去探望,“忧劳内侵”,不到十天,就去世了。
600.97MB
查看581.44MB
查看83.7MB
查看808.73MB
查看567.48MB
查看226.22MB
查看903.61MB
查看276.86MB
查看863.66MB
查看220.38MB
查看725.16MB
查看182.21MB
查看303.30MB
查看786.81MB
查看668.25MB
查看537.49MB
查看448.32MB
查看458.63MB
查看257.26MB
查看870.62MB
查看220.44MB
查看666.91MB
查看649.47MB
查看433.11MB
查看606.72MB
查看998.98MB
查看946.75MB
查看964.54MB
查看576.88MB
查看988.10MB
查看693.94MB
查看342.44MB
查看212.81MB
查看961.70MB
查看413.87MB
查看735.85MB
查看878.24MB
查看886.86MB
查看297.66MB
查看909.68MB
查看418.15MB
查看207.39MB
查看694.35MB
查看233.67MB
查看100.98MB
查看375.39MB
查看695.40MB
查看129.85MB
查看966.10MB
查看172.99MB
查看842.68MB
查看152.95MB
查看570.35MB
查看888.22MB
查看783.82MB
查看874.53MB
查看647.46MB
查看740.40MB
查看323.66MB
查看551.55MB
查看806.11MB
查看285.80MB
查看181.79MB
查看491.61MB
查看279.74MB
查看303.33MB
查看615.43MB
查看280.53MB
查看670.59MB
查看680.20MB
查看848.89MB
查看397.88MB
查看836.81MB
查看402.56MB
查看342.31MB
查看340.91MB
查看974.37MB
查看302.59MB
查看997.44MB
查看347.22MB
查看398.26MB
查看313.60MB
查看570.40MB
查看206.55MB
查看255.98MB
查看525.30MB
查看354.55MB
查看451.10MB
查看203.87MB
查看718.19MB
查看687.74MB
查看264.65MB
查看459.53MB
查看771.63MB
查看632.65MB
查看946.45MB
查看704.77MB
查看689.91MB
查看435.33MB
查看588.81MB
查看868.33MB
查看884.60MB
查看907.66MB
查看281.90MB
查看
711东宁lo
全文|小米Q4分析师业绩会:小米形成了一套跨品类高端化方法论 造车会走全渠道全品类路线🦕
2025-07-04 18:46:58 推荐
594188****4778
从“养老”到“享老” 银发经济堵点亟待疏通🧛
2025-07-03 03:55:18 不推荐
700152****4780
手机大厂“跑步”接入AI “AI+手机”能否激发换机需求🧡
2025-07-05 09:29:36 推荐
57李四历险记
《绝区零》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米哈游「去日本化」的开始?🧤
2025-07-04 07:12:05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