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0.8%,95后占21.5%,90后占41.2%,85后占15.2%,80后占11.3%。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1.1%,二线城市的占41.4%,三四线城市的占22.0%,县城或城镇的占4.4%,农村的占1.1%。
“治理家政维修乱象,需要向服务专业化、流程化、统一化的目标前进,才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孙颖认为,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推动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制定行业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合理、科学、规范的操作内容、操作流程和透明、公平、合理的价格。此外,应提升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加强业务培训,清除行业中的滥竽充数者和害群之马。
“我觉得需要加强对家政维修服务行业的监管。”郎逸菲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平台的治理,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比如搜索页面的广告要有标识,应当把官方网站排在首位等,对屡次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维修公司,平台应该封禁,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另一方面,希望建立维修服务人员黑名单制度,禁止有黑历史的维修人员接单,加强对他们的资质审查,保护消费者权益。”
“目前在治理上亦存在多个难点。”孙颖表示,首先是消费者对维修活动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对维修工人的能力和行为,难以判断和监督;其次是对维修难度与耗材难以确定,因此在定价是否合理上存在问题;三是消费者对更换的产品、零件、辅材缺乏了解,可能会出现维修人员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情况,还可能在维修后,要求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难以得到保障;四是消费者的地址等隐私信息容易被泄露,在举报时存在心理障碍。
“平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为消费者站好岗、把好关。”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当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平台应先行承担赔偿责任,再由平台向违规的维修服务经营者追偿。“要提高消费者维权收益,降低维权成本,使收益高于成本,同时要提高企业的失信成本,降低失信收益,确保失信成本高于收益。通过实现‘双升双降’,打造公平公正、多赢共享的维修市场生态环境。”
好开心彩郎逸菲的经历并非个例。记者在网络平台上搜索发现,不少网友发帖吐槽上门维修服务遇到的问题,“疏通下水道花了上千元”“修台洗衣机遇到漫天要价”的帖子并不鲜见,还有网友整理了“避坑指南”“维权指南”,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支招。
治理家政维修乱象,67.7%的受访者建议明确行业标准,规范维修内容、流程和价格,61.0%的受访者认为要畅通评价监督举报渠道,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52.7%的受访者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维修服务乱象。其他还有:互联网平台加强监管,对违规商家进行处理(52.3%),加强对家政维修从业者资质审核和培训(36.2%),消费者加强权益意识,勇于维护自身权益(23.8%)。
施音发现,现在平台上的有些公司只充当中介的角色,把消费者的订单派发给维修师傅,对维修过程和后续服务缺乏管理。施音希望有关公司加强对维修师傅的管理,同时在服务中提供正规的报价单,让消费者对项目价格心中有数。“平台也要加强对维修公司的审查,严格监管,对出现很多投诉、存在不少纠纷的公司,禁止在首页显示。”
在北京工作的90后张涛租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前段时间卫生间下水道堵了,他在某平台找了一家维修公司,在跟客服确定上门服务价格后,维修师傅很快到了现场。在检查后,师傅表示管道老化,需要添加疏通剂,每斤180元。“我感觉价格有点贵,但当时只想着快点解决问题,就没与对方讨价还价。”张涛本想上网搜索疏通剂的价格,但他发现,维修师傅带来的疏通剂装在一个大的塑料桶中,没有品牌标识。“加上上门服务费、维修费以及疏通剂的费用,最后付了800元。”
现居杭州的00后施音,年前发现房间里的空调不制热了。通过搜索,她在某平台选了一家免上门费、只收30元预约费的家政维修公司。但维修结束付款时,施音发现还要再付750元,“包括维修服务费、更换的商品费用等,而且不是通过平台支付,是付给维修师傅个人”。在维修的过程中,施音向维修师傅询问是否有公司规定的报价单,得到的回答是没有,而且公司只负责给师傅介绍业务,具体的服务费用现场商定,“也就是说,收费多少是维修师傅个人说了算”。
对于家政维修服务存在的“坑”,项目、价格不透明排在第一位,获选率为50.3%,45.0%的受访者认为是服务中临时加价,43.2%的受访者表示服务中存在隐形项目。其他还有:不清楚所用产品质量(37.4%)、维修服务收费高(35.9%)、售后服务难保障(22.6%)、从业者服务态度不好(21.4%)。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项目、价格不透明是受访者认为家政维修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86.8%的受访者呼吁加强对家政维修服务行业的治理。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孙颖指出,近年来家政维修服务行业发展较快,但无论是家政维修服务平台,还是家政维修从业者,目前均无严格的资质审核标准,并且缺乏反馈投诉机制,导致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坐地起价、隐藏项目层出不穷等乱象。
孙颖指出,由于家政维修服务领域内容庞杂多元、形式多样,已有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不强,规制的精准性有待提高,同时存在消费者举证难、维权难、认定难的问题,难以为消费者提供有效保护。“家政维修服务的行业标准与收费标准亟待统一。”
调查显示,对于家政维修服务乱象频现的原因,49.6%的受访者认为是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督约束机制,48.5%的受访者觉得是缺乏对从业者的资质审核,45.0%的受访者认为是信息不对称,容易欺瞒消费者。其他还有: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39.3%)、平台监督力度不够(39.1%)、行业准入门槛低(35.4%)、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31.1%)、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21.5%)、消费者维权渠道不畅通(17.0%)。
287.47MB
查看329.75MB
查看70.8MB
查看784.81MB
查看781.37MB
查看212.11MB
查看660.34MB
查看650.28MB
查看543.56MB
查看657.48MB
查看293.17MB
查看762.88MB
查看210.29MB
查看643.18MB
查看451.91MB
查看325.14MB
查看269.44MB
查看645.56MB
查看375.19MB
查看522.31MB
查看290.53MB
查看233.83MB
查看939.44MB
查看688.63MB
查看539.93MB
查看640.57MB
查看302.89MB
查看631.68MB
查看163.10MB
查看300.23MB
查看244.18MB
查看641.21MB
查看142.61MB
查看298.65MB
查看955.34MB
查看238.17MB
查看698.16MB
查看651.16MB
查看283.68MB
查看647.76MB
查看337.41MB
查看252.40MB
查看539.43MB
查看596.47MB
查看653.81MB
查看937.58MB
查看594.90MB
查看411.31MB
查看606.12MB
查看109.19MB
查看900.39MB
查看786.90MB
查看945.77MB
查看929.63MB
查看870.33MB
查看856.63MB
查看859.66MB
查看749.31MB
查看717.65MB
查看123.12MB
查看918.65MB
查看738.52MB
查看908.72MB
查看226.74MB
查看195.51MB
查看540.92MB
查看339.58MB
查看819.80MB
查看527.91MB
查看163.95MB
查看903.60MB
查看291.94MB
查看779.32MB
查看487.85MB
查看681.91MB
查看487.92MB
查看448.45MB
查看925.67MB
查看527.79MB
查看910.23MB
查看800.76MB
查看585.61MB
查看189.48MB
查看864.55MB
查看395.67MB
查看572.70MB
查看194.46MB
查看883.90MB
查看514.62MB
查看317.88MB
查看578.39MB
查看267.72MB
查看823.33MB
查看934.15MB
查看370.65MB
查看458.60MB
查看210.54MB
查看863.48MB
查看449.70MB
查看542.83MB
查看574.19MB
查看163.94MB
查看751.41MB
查看544.55MB
查看
938宁德。sr
2025-07-04 21:05:04 推荐
732188****9101
2025-07-05 15:30:40 不推荐
783152****8047
2025-07-03 11:08:44 推荐
18勇者之路双人速升版
2025-07-03 20:58:41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