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加强学科建设,开展华文教育研究工作。每年举办一届“丝路华教研讨会”,海内外联盟成员单位轮流举办,开展华文教育研讨,为联盟成员搭建研讨与交流平台。设立调研性华文教育专项研究课题,重点支持海内外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形成一批有应用价值的智库型研究成果。
二是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并进。华文教育有助于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积极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华文教育正日益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成为他国民众认知、理解、欣赏甚至认同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德国法兰克福华茵中文学校荣获2020年法兰克福融合奖,成为首个荣获该奖项的亚裔团体,就缘于该校在给法兰克福不同族群孩子教授中文的同时,重视师生多元化、文化活动多元化以及社会交往多元化。
推动华文教育产业化,必须引导、支持联盟成员与走出去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加强联系,精准把握各类企业需求,为在地化发展的中国企业提供全口径、定制式的语言文化系列服务。在此基础上,倡导联盟成员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协同制定行业标准,共创华教产业品牌。
一是助力联盟成员单位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优秀师资力量共享。组织海外盟校教师、管理人员到国内盟校培训、进修,选派国内优秀教师赴海外盟校讲学、授课,提升“海丝”沿线国家华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推动丝路华教联盟师资信息库建设,实现师资共享。
三是语言文化与职业汉语并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对以汉语作为职业用语的国际职场人士的需求越来越大,汉语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基于此,“海丝”沿线国家华文学校应主动介入“华文+”职业汉语教学与培训,培养职场汉语人才,为共建“一带一路”培养海外急需的华文人才,并使之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
胡建刚:2023年12月16日,丝路华教联盟在厦门成立。联盟由福建省侨办、侨联、省教育厅、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和华侨大学发起,在友好协商、合作发展的前提下,联合国内学校、海外华校及华教组织自愿成立,是一个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
一所华文学校,就是一个中华文化中心,具有社区型文化传播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接受度。“海丝”沿线国家华文学校须基于多元文化理念,打造中华文化社区传播的本土化品牌项目,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互鉴,持续为共建“一带一路”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完)
一是华裔子弟与当地友族子弟并重。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子女进入华文学校学习;另一方面,随着更多的国家把中文列为中小学的可选修外语之一,越来越多的所在国主流学校与华文学校合作,开设中文课程。例如,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华侨中文学校,已为当地三所大学开设汉语课,每年修读汉语课程的墨西哥大学生达400多人。
四是实体课堂与“云课堂”并存。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云课堂”“云校区”等成为华文教学的主流形式之一。进入后疫情时代,虽然“海丝”沿线各国分阶段、分步骤恢复了线下实体课堂华文教学,在线教学也保留了下来。面向无华校地区的生源开展华文教学,或需聘请异地异校优秀师资进行教学时,线上教学具有独特优势。
三是了解一线华文教学需求,针对性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反映中华文化、“海丝”文化、福文化的微视(音)频,开设“丝路华教·八闽微课堂”。与海外成员单位深度合作,完善、研发针对不同国家的本土化华文教材。研发华文教育智能化产品,支持华文教育机器人“出海”,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信息化、智能化。
成立丝路华教联盟,是为了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动“海丝”沿线国家华文教育机构深度合作,在教师培训、人才培养、文化体验、校际交流、资源建设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历史上,有书面记载的最早华文学校,是1690年创办于印尼巴达维亚(现雅加达)的明诚书院。新加坡的萃英书院成立于1854年,办学时间维持了百年之久。马来西亚槟城孔圣庙中华学校的礼堂内,至今仍悬挂着清朝光绪皇帝的御赐匾额“声教南暨”。
胡建刚,教授,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华文学院副院长,丝路华教联盟秘书长,长期致力研究海外华文教育。曾主持东南亚华文学校比较研究、21世纪华文教材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等10多个科研项目,主编或参编《华文教育概论》《华文教材教法》等专著和教材。
“海丝”沿线国家的华文教育,走过了一段从华侨国民教育到中华语言文化民间教育的历程。最早的华文教育,是华侨在海外对子弟进行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在海外的延伸。
胡建刚:针对以上新需求与新问题,建立一个面向“海丝”沿线国家华文教育领域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平台,就非常有必要。秉持“互助、共享、双赢”理念,才能有效打通“海丝”沿线国家华文教育发展的堵点。
捷报比分网网站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于2013年秋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华文教育的交流、融合与发展带来新契机,也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共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华文教育持续发展?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副院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华文教育联盟(简称“丝路华教联盟”)秘书长胡建刚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同时,“海丝”沿线国家的华文教育,也正面临着华文教师数量存在缺口等问题。此外,诸多在线青少年教育机构转战海外中文培训赛道,借助信息化技术快速拓展中文教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挤压了传统华文学校的办学空间。
二是大力推动成员单位之间开展交流合作,举办华文教师“手拉手”、华裔学生“面对面”等活动,促进海内外师生加强了解、增进友谊。推动国内学校与海外华校缔结姊妹学校,开展校际交流合作。截至目前,联盟已推动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菲律宾华教中心签署了“华文教育+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有10余组联盟成员分别签署了华文教育校际合作协议。
458.79MB
查看976.98MB
查看27.9MB
查看190.76MB
查看931.49MB
查看788.58MB
查看340.50MB
查看590.39MB
查看378.56MB
查看466.12MB
查看412.72MB
查看159.78MB
查看662.43MB
查看722.62MB
查看349.48MB
查看981.57MB
查看880.11MB
查看949.85MB
查看925.38MB
查看397.16MB
查看338.89MB
查看356.26MB
查看515.37MB
查看231.95MB
查看533.98MB
查看140.61MB
查看642.21MB
查看357.48MB
查看707.26MB
查看209.95MB
查看560.18MB
查看106.95MB
查看653.10MB
查看474.19MB
查看995.34MB
查看988.94MB
查看143.21MB
查看636.81MB
查看791.36MB
查看393.40MB
查看339.49MB
查看140.59MB
查看910.96MB
查看994.93MB
查看944.16MB
查看869.53MB
查看359.44MB
查看936.52MB
查看820.47MB
查看478.39MB
查看305.36MB
查看330.95MB
查看562.58MB
查看970.31MB
查看899.78MB
查看758.21MB
查看165.17MB
查看145.70MB
查看797.43MB
查看129.30MB
查看279.25MB
查看760.75MB
查看515.34MB
查看920.29MB
查看630.19MB
查看564.56MB
查看759.77MB
查看123.20MB
查看181.77MB
查看785.82MB
查看758.63MB
查看775.48MB
查看561.79MB
查看431.42MB
查看920.92MB
查看176.97MB
查看240.77MB
查看760.75MB
查看942.15MB
查看658.75MB
查看246.16MB
查看579.16MB
查看813.67MB
查看530.51MB
查看550.17MB
查看997.92MB
查看601.39MB
查看463.75MB
查看530.72MB
查看438.90MB
查看338.22MB
查看146.57MB
查看835.96MB
查看632.86MB
查看753.56MB
查看720.71MB
查看244.82MB
查看251.40MB
查看202.64MB
查看691.69MB
查看372.90MB
查看968.72MB
查看717.16MB
查看501.44MB
查看
149临江at
2025-07-04 12:16:21 推荐
729188****5362
2025-07-03 08:22:16 不推荐
902152****5987
2025-07-05 14:46:59 推荐
26运输车司机
2025-07-04 13:35:11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