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文化是中法交往史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期待更多中国与法国青年参与进来,追寻历史的足迹,促进中法科技人文交流。(完)
1877年初夏,魏瀚、陈兆翱等18位船政学堂优秀毕业生前往法国学习舰船制造、矿务、电气等。他们赴法探索科技救国路的同时,也意识到中国文化不能故步自封,要走向世界。
陈悦,海军史、船政史学者,福建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海军史、船政史和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与普及,著有《北洋海军舰船志》《甲午海战》《船政史》《中国军舰图志》等,担任《船政学堂》等电视专题片顾问,历史题材实景演艺剧《最忆船政》总监制。
1884年,福建船政留法学人陈季同将自己的多次讲座结集为《中国人自画像》在巴黎出版,一时间轰动法国。此后,他的《中国人的戏剧》《中国人的快乐》《吾国》等著作相继出版,并被译成英、德、意、丹麦等多种文字,多次再版。从诗词歌赋到和合思维,陈季同竭力推介和赞美中华文化,故有“中学西渐第一人”之称。旅居欧洲期间,陈季同还多次发表中国主题演讲。1889年,他在巴黎索邦大学演讲,罗曼·罗兰在日记中记述当日演讲情形,称其“非常法国化,但更有中国味”。
陈悦:福建船政创造了很多第一,如首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和人才,派遣中国第一批留欧学生,开办第一所用西语授课的学校,出版第一部法国小说中译本《茶花女》……这些船政之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承载着中国联通世界的故事。
因时代局限,历史上的福建船政没能尽展抱负,但其培育的大量人才活跃于近代中国的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等领域,推动了中国造船、电灯、电信、铁路交通、飞机制造等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易彩网官方app下载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150多年前,中国福建船政的创建与法国有着紧密联系,是中法科技文化碰撞、交融的实践与见证。
福建船政的中外合作,不仅实现了近代工业科技从西方到中国的转移,还是鸦片战争后第一个成功的中外合作范例,为当时中国与西方的交流积累了宝贵经验。
陈悦:日意格促成并亲自安排船政学生到法国、英国留学。这是中国最早、最有成效的留学活动,培养了严复、魏瀚、陈季同、马建忠、王寿昌等一大批近代科技、军事、外交、教育及社会科学人才,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悦:从谋划船政之初,左宗棠就大胆采取“借才异域”的策略,委托西方人帮助引进人才、购置机器。左宗棠认为,当时法国舰船工程技术先进,故聘雇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分别为正、副监督,并从法国雇请技术人员和工人,到马尾协助创办船政,教导中国工匠造轮船,或在船政学堂任教。
陈悦:1863年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闽浙总督经略东南。左宗棠深感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空前的海防危机,为寻求国家自强之道,经过再三思考和精心筹划,他决定在中国南方较有造船、航海与治学基础的福州创办船政,引入、学习先进的西方科技,造船、办学,创建近代海军,以实现国家自强。
福建船政连接起的中法友好交往还在延续。20世纪80年代,法国友人魏延年在日意格日记中初识船政学堂。2006年,他来到福州,被位于马尾的百年船厂所震撼。从此,他开始四处奔走,在全世界收集福建船政资料,研究、弘扬船政文化。2016年,“一个法国人的中国梦”展览在船政学堂旧址展出,展品包括魏延年历时10年在全世界收集的福建船政资料。
当时,中方与日意格等人定下5年“保约”,“保令外国员匠教导中国员匠,按照现成图式、造船法度,一律精熟,均各能制造轮船”,并教中国工匠学习技术知识,通一切船主之学,能自行监造和驾驶。
从日意格受左宗棠所托担任船政正监督开始,他与船政的关系就从“技术与金钱”的交易关系逐渐转变为“梦想与追梦人”的关系,中国造船工业、海上舰队的发展成为他披肝沥胆的事业。从1866年12月至1874年,日意格履行与船政订立的合约;在外籍技术人员和全体中国工人的共同努力下,福建船政共造出15艘蒸汽动力舰船,其中包括中国第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千吨级军舰“万年清”号,以及亚洲第一艘自造巡洋舰“扬武”号。
虽然福建船政未能建造同时期世界规模最大的战舰——一等铁甲舰,但通过学习西方,已成熟掌握了蒸汽动力舰船和相关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1918年,北洋政府海军再次选址马尾,马尾也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祥地、近代海军航空兵的摇篮。
福建船政学堂初名“求是堂艺局”。1867年,学校迁至马尾,“求是堂艺局”改名船政学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法国式大学,以自然科学、近代技术为主课,引进西方有关学制、课程、教材、教法和管理,聘请洋教习,派遣留学生,在建设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外交和军事领域,船政毕业生也凭借其所学,以工程师、教师和翻译家的身份,在经济、教育、译介西书方面为中法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显著贡献。
此外,严复翻译了《原富》《天演论》等世界名著;林纾、王寿昌翻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被翻译引进的外国长篇小说……船政学堂走出的这些人才,推动了中学西渐、西学中传和中西文化的融合,书写了中法人文交流的经典一页。
直至今日,船政学堂所承载的精神财富,依然值得传承和思考。近年来,福州市和马尾区持续推进中国船政文化城保护修缮项目。2023年1月18日,位于百年船政旧址上的中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对外开放,展示了生产、参观、研学、实训、科研等一体化活态保护与利用场景,成为中国近代努力工业化的实证,也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精神地标。
正是基于日意格在中法交往中的贡献,日意格塑像也与船政精英群像、沈葆桢画像、邓世昌事迹史料一起,被陈列于福州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船政,是清政府设置的全国唯一专门掌理近代海军相关事务的行政管理机构。1866年,福建船政在马尾诞生,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强兵育才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海军将士。
陈悦:在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看来,请外国人帮忙办船政,重点是要让中国人学会造船和驾驶的本领,最终获得技术上的独立。因此,在建设造船厂的同时,福建船政学堂开始建设。
何为福建船政?福建船政有哪些中法交流往事?福建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生导师陈悦,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予以诠释。
易彩网官方app下载在哪下载安装?易彩网官方app下载好用吗?
作者: 保护我方辅助 01:27300.12MB
查看828.28MB
查看83.5MB
查看665.18MB
查看241.67MB
查看948.61MB
查看421.81MB
查看396.16MB
查看671.73MB
查看271.91MB
查看820.21MB
查看177.17MB
查看815.44MB
查看533.74MB
查看950.83MB
查看684.20MB
查看547.68MB
查看450.18MB
查看977.94MB
查看799.14MB
查看316.22MB
查看438.42MB
查看827.69MB
查看716.43MB
查看533.86MB
查看604.46MB
查看235.23MB
查看882.99MB
查看535.22MB
查看770.42MB
查看580.19MB
查看903.90MB
查看816.59MB
查看984.97MB
查看577.70MB
查看677.99MB
查看584.69MB
查看746.96MB
查看123.52MB
查看651.22MB
查看454.67MB
查看347.76MB
查看204.29MB
查看434.50MB
查看999.52MB
查看394.19MB
查看108.70MB
查看823.12MB
查看682.27MB
查看556.32MB
查看107.25MB
查看523.71MB
查看778.36MB
查看221.77MB
查看933.19MB
查看301.12MB
查看855.95MB
查看710.11MB
查看206.40MB
查看464.47MB
查看855.66MB
查看150.22MB
查看372.18MB
查看799.93MB
查看773.28MB
查看273.52MB
查看842.92MB
查看165.24MB
查看336.71MB
查看643.16MB
查看467.41MB
查看404.23MB
查看452.91MB
查看393.76MB
查看347.10MB
查看351.32MB
查看431.17MB
查看249.35MB
查看792.63MB
查看616.59MB
查看958.74MB
查看743.15MB
查看384.88MB
查看200.93MB
查看270.80MB
查看216.20MB
查看714.20MB
查看494.52MB
查看818.29MB
查看350.60MB
查看711.38MB
查看862.96MB
查看320.51MB
查看763.94MB
查看822.96MB
查看576.47MB
查看353.23MB
查看286.41MB
查看986.76MB
查看565.26MB
查看116.82MB
查看618.20MB
查看145.99MB
查看854.51MB
查看
642靖江yq
科尔谈库明加表现:他有些仓促😬
2025-07-06 12:55:48 推荐
922188****6925
2025-07-05 12:02:15 不推荐
346152****9793
云南地质灾害致8人死亡?假的😴
2025-07-07 22:26:22 推荐
75阿Sue的婚礼
莫斯科恐袭4名嫌疑人身份确定😷
2025-07-07 05:02:45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