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科模式的实施下,“等级赋分制”这一新变化也随之产生。也即:新高考规定的选考科目——“3+3”选科模式下的6个选考科目与“3+1+2”选科模式下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共4个选考科目,考试成绩会根据原始成绩按等级进行赋分。这种赋分是据考生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
《2023年高校招生调查报告》显示,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展开,范围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共有99所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14所高校面向多省份进行综合评价招生,85所高校面向省内进行综合评价招生。
第五批是2022年河南、陕西、山西、四川、云南、宁夏、青海、内蒙古8省(自治区)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25年落地;考试科目将同样采用“3+1+2”模式。
红黑大战软件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标志着新一轮新高考改革拉开序幕。今年正值新高考改革实施十周年。高考改革事关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强国建设,影响重大。基于此,澎湃新闻推出“新高考实施十年”专栏,梳理总结新高考下考试模式、考试内容、招录方式等的变化,分析高考综合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探讨深化完善高考综合改革的路径方向。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下,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3年高校招生调查报告》认为,新高考改革用了分批次审慎推进的方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首批为试点阶段、第二批为扩大试点阶段、第三批为规模化推进阶段、第四批起为全面实施阶段。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在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参与等方面,重在反映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长情况。学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经学校审核、公示,上传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后,可作为高校招生的参考依据。如,部分高校在“强基计划”等招生中,就参考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拉开序幕。同年,上海市、浙江省成为首批试点,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当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所以,准确来说,每年高考季,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新高考省份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外的其他考试,属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此外,《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
从这一轮高考改革的进展来看,目前除西藏和新疆外,全国其余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分五个批次进入新高考,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
对此,2022年9月,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海波表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落实立德树人,实现高考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考试内容科学服务选才,注重学用结合、创设真实情境,突出思维品质、强调开放灵活,实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同时,高考试题有效引导教学——“招-考-教-学”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主渠道,实现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这让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在高考中难以发挥作用。
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省市作为第二批改革试点,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2020年落地;考试科目沿用了首批试点的“3+3”选科模式。
第三批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于2018年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2021年落地。与前两批不同的是,第三批8省市的考试科目采用了“3+1+2”模式。也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为必考科目;物理、历史设置为首选科目,必选其一且不能兼报;此外再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选考2门。
第四批是2021年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7省(自治区)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将于今年高考正式落地,考试科目采用第三批试点的“3+1+2”模式。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成为首批试点,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当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作为新高考改革的先行先试者,上海和浙江取消文理分科后,考试科目都实行了“3+3”选科模式,即3门必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为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等,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浙江省7门,包含技术)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2023年高校招生调查报告》指出,首批试点新高考的省份上海和浙江采用的是3分一段的等级赋分制,起评分为40分。第二批试点的山东省,吸取首批试点省市的经验,结合本省考生数量大的实际情况,采用了1分一段的等比例赋分,起评分为21分,增加了赋分成绩的区分度。此后,第三批、第四批和第五批改革省份都采用了1分一段的等比例转化赋分方式(具体方案略有不同),以便有更好的区分度,方便高校选拔人才。另外,浙江也于2021年将赋分方式从3分一段的等级赋分调整为1分一段的等比例转化赋分方式。
126.25MB
查看367.34MB
查看68.9MB
查看114.71MB
查看239.19MB
查看709.63MB
查看599.74MB
查看631.21MB
查看957.50MB
查看877.94MB
查看984.78MB
查看498.84MB
查看696.49MB
查看337.73MB
查看728.66MB
查看857.61MB
查看796.68MB
查看869.78MB
查看283.70MB
查看217.42MB
查看478.13MB
查看589.25MB
查看676.37MB
查看290.18MB
查看897.55MB
查看179.55MB
查看620.24MB
查看262.91MB
查看597.27MB
查看899.60MB
查看776.23MB
查看832.69MB
查看447.75MB
查看741.94MB
查看722.99MB
查看612.89MB
查看471.10MB
查看979.70MB
查看321.37MB
查看905.40MB
查看765.81MB
查看759.18MB
查看715.79MB
查看491.32MB
查看127.57MB
查看429.61MB
查看674.92MB
查看972.96MB
查看128.82MB
查看109.65MB
查看962.69MB
查看235.23MB
查看626.87MB
查看473.11MB
查看976.40MB
查看178.89MB
查看865.48MB
查看218.83MB
查看199.38MB
查看810.69MB
查看921.54MB
查看655.36MB
查看391.99MB
查看913.99MB
查看702.99MB
查看285.53MB
查看170.99MB
查看695.85MB
查看838.96MB
查看403.18MB
查看942.20MB
查看522.21MB
查看400.35MB
查看844.91MB
查看475.74MB
查看602.53MB
查看679.61MB
查看823.12MB
查看415.94MB
查看660.88MB
查看587.63MB
查看163.23MB
查看993.51MB
查看560.16MB
查看525.57MB
查看226.48MB
查看768.33MB
查看346.75MB
查看582.14MB
查看874.43MB
查看491.64MB
查看872.15MB
查看488.12MB
查看791.55MB
查看707.53MB
查看555.71MB
查看506.28MB
查看566.72MB
查看666.47MB
查看310.31MB
查看224.40MB
查看682.94MB
查看471.80MB
查看948.47MB
查看
365濮阳um
大学生借书时发现67年前书签!评论区变大型“解谜”现场……🍕
2025-07-06 08:54:15 推荐
456188****5970
“硬刚”深交所后,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被现场督导🍙
2025-07-07 01:46:59 不推荐
295152****7251
陈戌源、于洪臣等五起案件今天分别一审宣判,李铁案或后天开庭审理🍝
2025-07-06 04:00:58 推荐
33超级守门员2
2025-07-06 22:06:15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