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应注意到,所谓的“去美元化”进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至少,在过去两年里,美元在全球储备体系中的占比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有所上升。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二是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疫情后美国财政赤字高达18%,居高不下。2008年美国国债只有10万亿美元,2024年1月已经上升到34万亿美元左右,未来很可能还会继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影响人们、特别是一些国家的央行对美元能否长期保持稳定的信心。
中新社记者:您曾提出,指标是不断波动的,更重要的是看“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否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您认为,当前这些基本力量是什么?
第一,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将美元武器化,导致俄罗斯等国家不得不选择美元以外的货币进行贸易结算,这一定程度上促使这些国家更多使用人民币。据俄罗斯中央银行披露,目前,人民币在俄罗斯出口和进口中的结算占比已分别达到35%和36%,而两年前人民币在俄罗斯出口结算中的比重仅有0.4%。
二是应加快相关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清算支付体系的建设,包括继续增加“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机构数量,扩大其网络规模,提升其交易活跃程度,以及继续增加海外清算行的数量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境外贸易商使用人民币支付结算的需要。(完)
火狐电竞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全球支付不断涌现亮点,维持活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何?未来将发挥何种作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在《变局与应对:全球经济金融趋势与中国未来》一书中指出,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的作用有望增强。近日,中新社“东西问”对张礼卿进行专访。
中新社记者:您在书中提到“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全球性经济衰退和金融动荡风险增大,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的作用有望增强”,为何给出这一判断?
当前,这些基本力量主要包括:持续深化面向市场的经济改革、实施健康的宏观经济政策、维持有弹性的汇率安排,稳步扩大资本账户开放、建立透明的金融监管制度、提供良好的产权保护和友善的营商环境等。有了这些,境内外机构和个人使用和保有人民币的意愿自然会不断增强。
张礼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等。曾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重大应急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
张礼卿:2009年7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启动。在近15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国际化经历了“启动与快速发展”阶段、“调整和平稳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回升和持续发展”阶段。
一是在做好宏观审慎管理的前提下,加快资本账户开放,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重要前提之一。我不认为在维持资本管制的情况下,通过发展离岸市场可以长时间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因为那样会引发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之间的大规模投机,也会导致在岸金融服务的流失。此外,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签署双边贸易本币支付协定,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短期内可能容易实施,但从长期看面临制约。因为长期而言,这种安排需要中方维持贸易逆差,而这就要求中国能够通过扩大资本账户开放,来向对方提供人民币计值的金融资产,否则将会影响对方长期实施意愿。
张礼卿:是的。过去15年,受各种短期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指标经常会出现阶段性波动。对于这些波动,不必过于在意,也无需过分解读。应该更多地关注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中长期因素,也就是我说的基本力量。
张礼卿:自2022年3月以来,为了应付40年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美联储已经连续加息11次,累计加息525个基点。2022年下半年以来,与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加息已经导致包括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埃及、黎巴嫩、突尼斯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陷入债务危机和金融动荡。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不确定性上升,未来不排除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陷入流动性危机或金融动荡。
无论是双边互换协议还是流动性安排,都是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充满不确定的全球经济与金融环境,在进行合理评估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人民币双边互换协议和流动性安排规模,可以彰显中国对于维护全球金融安全的意愿和能力,同时在客观上也可以更好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长期以来,全球金融安全网的资源严重不足,而且在实施层面也存在许多问题。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累计与约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又与国际清算银行共同设立了人民币流动性安排(RMBLA),以增强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流动性的供给能力。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一些变化:俄罗斯、伊朗共同宣布推出加密货币进行国际贸易,沙特宣布同意以美元外的货币出售石油,南非宣布金砖国家希望绕开美元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支付体系,阿联酋和印度同时宣布以卢比交易非石油产品,巴西和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等。“去美元化”成为国际热词,在美元仍旧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背景下,为何会出现这种呼声?
其二,中国官方多方面积极推进。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拉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签署了扩大本币贸易结算的双边协定;在老挝、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巴西新设人民币清算行,不断扩大和优化海外人民币清算网络;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合作,建立了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等。
第三,过去两年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总体上呈现贬值趋势,企业借助人民币贸易融资完成进口支付的动力显著增强。近两年,全球范围内人民币贸易融资规模迅猛增长,与企业的上述行为不无关系。SWIFT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货币中的占比一度达到5.8%,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一是乌克兰危机发生之后美国对俄实施金融制裁,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元信誉的担忧。2022年2月,在俄罗斯宣布对乌发动军事行动后不久,美国开始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金融制裁,包括禁止俄罗斯主要银行使用SWIFT系统,与盟友共同冻结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资产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曾发出警告,认为美国这样做很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央行不再愿意持有巨额美元。其他国际组织、知名学者和金融界人士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这些表态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这是“去美元化”现象发生的最初由来。
944.39MB
查看223.49MB
查看31.3MB
查看423.74MB
查看854.45MB
查看452.41MB
查看981.40MB
查看646.50MB
查看768.80MB
查看643.20MB
查看590.11MB
查看580.58MB
查看127.33MB
查看613.94MB
查看483.46MB
查看875.98MB
查看993.30MB
查看730.49MB
查看702.48MB
查看870.16MB
查看955.85MB
查看754.18MB
查看523.44MB
查看892.72MB
查看810.42MB
查看973.93MB
查看332.87MB
查看438.77MB
查看856.88MB
查看993.80MB
查看242.53MB
查看189.16MB
查看687.76MB
查看232.68MB
查看980.40MB
查看928.91MB
查看972.82MB
查看735.50MB
查看623.68MB
查看575.66MB
查看608.22MB
查看483.57MB
查看308.28MB
查看949.10MB
查看557.54MB
查看462.57MB
查看156.41MB
查看117.13MB
查看807.45MB
查看469.91MB
查看382.26MB
查看599.84MB
查看967.47MB
查看206.30MB
查看670.11MB
查看447.83MB
查看432.20MB
查看121.17MB
查看931.92MB
查看364.82MB
查看524.25MB
查看365.37MB
查看477.40MB
查看100.78MB
查看853.81MB
查看585.77MB
查看869.77MB
查看190.80MB
查看220.36MB
查看610.35MB
查看725.19MB
查看899.33MB
查看588.26MB
查看772.84MB
查看242.40MB
查看427.24MB
查看625.47MB
查看406.70MB
查看312.59MB
查看768.99MB
查看816.43MB
查看816.27MB
查看773.73MB
查看271.86MB
查看750.24MB
查看623.70MB
查看968.50MB
查看641.94MB
查看248.50MB
查看966.83MB
查看678.26MB
查看234.67MB
查看439.49MB
查看582.45MB
查看205.89MB
查看668.40MB
查看280.75MB
查看756.47MB
查看549.72MB
查看136.31MB
查看342.76MB
查看281.73MB
查看561.61MB
查看466.52MB
查看
598廊坊pz
长三角观察丨苏南出现“县域大学群”,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025-06-29 0-1:24:30 推荐
419188****6762
英国两空姐拍视频嘲讽中国乘客被解雇,一人离开时泪流满面🍓
2025-06-27 19:26:29 不推荐
265152****3817
2025-06-27 08:56:04 推荐
92新大鱼吃小鱼
2025-06-27 02:54:25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