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从古代的雅典、罗马,再到近代的英、美、德等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战争或流血和殖民。而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社会发展成为世界位居前列的强国,没有使用暴力、侵略或扩张,却发展得很快。中国的国际关系仍然基于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新社记者:当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或分享在减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时,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会认为其带有“阴谋”,并抱有敌意。您怎么看这样的反应?
博盈彩票哈维尔·加西亚(Javier García)是一名资深西班牙记者,曾领导西班牙官方通讯社埃菲社(Agencia EFE)在欧洲、拉丁美洲、中东、非洲和亚洲的多个新闻局。2018年,他作为埃菲社驻中国办事处代表来华,四年后,感到“令人厌烦的反华信息战几乎耗光了新闻职业理想”,遂辞去新闻工作,开始撰写反映真实中国与揭露西方某些媒体反华报道套路的文章和书籍。
此外,中国是自殖民时代和工业革命以来,首个实现重大社会和经济进步的非西方政府与文化体系的国家。西方一些人认为,中国不能成为“全球南方”或其他地方任何国家的典范,必须被妖魔化。在这种背景下,宣传战是针对中国的混合战中的一环。它通过夸大中国负面的方面并压制其积极方面,来塑造对中国不友好的公共舆论。我在我的书《中国:威胁还是希望》中对此有详细描述。在这本书中,我分析了某些西方媒体用来抹黑中国的词汇和策略。
哈维尔·加西亚: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句口号。过去的十多年里,绿色政策在中国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曾经,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其造成的污染不甚被重视。但约在21世纪初,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领导层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走生态发展之路。
哈维尔·加西亚:中国几十年来一直走和平发展之路,对军事扩张或向别国“出口”其经济、社会模式不感兴趣,也不与西方或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对抗。中国有源于历史传统的内向性视角,与20世纪的苏联和美国形成了对比,后者着迷于将自身制度引入其他国家。
尽管中国与我的国家相隔遥远,我也发现了两国相似之处。家庭的重要性、美食、围坐在摆满佳肴的餐桌旁长时间聚会,这些都与西班牙相同。甚至在北京街头卖栗子的老妇人,都像能在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亚地区看到的情景。也许因为这些原因,我和我的家人在中国感到非常自在。
中国的和平思想有着悠久的传统。孔子、老子、墨子、孟子以及所有古代中国的伟大哲学家都厌恶战争。与西方文明更多依靠外在推动力不同,中国文明在其整个历史上都是由内生推动力驱动,以其广袤的领土(“天下”)为中心。中国人建造伟大的世界级国家象征——长城,是为了防御,而不是进攻。
如果让偏见持续下去,很多人将错过了解和学习“中国方式”的机会。但世界上有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不同的信息,对话和相互学习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是确保和平的一个关键途径。(完)
现在,中国正在建设绿色文明,并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造林以及创新性生态项目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二的高铁里程,并在能够创造更洁净、安全能源的核聚变能源方面实现了极具前景的创新。中国在研发上的巨大投资使其能够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能价格大幅下降,并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绿色能源发展。中国已成功地大幅减少城市污染,城市中污染天数越来越少。
哈维尔·加西亚:阻碍主要是由前述营造负面舆论的宣传活动造成的。当然,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差异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更好地向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区说明中国,解释中国主张和平的思想及其发展的重要性,向世界展示中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对共同繁荣的追求。
2018年,“生态文明”被写入中国宪法。实际上这个概念对中国人而言并不新鲜。它基于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想,现已在中国政治中居于中心的一个位置。
哈维尔·加西亚:可以看到,自从中国在2022年被北约视为威胁以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恶化。随着乌克兰危机、加沙局势恶化,以及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进一步制造恐惧氛围与推动军事化发展,审查制度加强了。但无论如何,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尤其在欧洲——正反对这种趋势。希望这些声音将有助于增进文化之间更平等、深入的理解和对世界多样性的尊重。
哈维尔·加西亚:在中国文化中,不断尝试、以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最佳之道,这种方法并不陌生。几千年来,中国人一方面顺应自然,一方面也通过改造自然来改善农作物品质或引导河流。古代中国的科技就有注重经验、整合和实际应用多于分析和理论的特质。
中新社记者:您发言中还谈到了中国促进人类进步的“务实方法”(pragmatic approach)。为什么强调“务实”这个词?
哈维尔·加西亚:西方某些政治、经济和媒体力量正在推动一场旨在抹黑中国形象的活动。对于某些西方国家而言,中国不仅是对其权力的挑战,还是一个寻求纠正资本主义负面影响的替代模式的范例。
哈维尔·加西亚,一位有丰富国际工作经历的资深西班牙记者。他在世界各地有超过30年的新闻工作经验,曾任西班牙埃菲社在亚洲、拉丁美洲、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地的新闻局负责人,也曾作为特派员多次前往全球战争和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他还曾担任联合国在非洲的多媒体传播专家,以及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选举观察协调员。
哈维尔·加西亚:我在中国的经历是一个惊喜。六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国家,对这里的发展、多样性和社会的平和感到惊讶。这是一片如大陆般巨大的土地;一个充满了对比、美景和拥有不同多民族的国家。
近日,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的加西亚应邀参加首届武夷论坛,并发言讲述了他看到的中国发展方式。中新社“东西问”就此专访加西亚,请他分享对中国的观察。
随着1978年后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对科技和文化务实的思想也开始应用于政治和公共管理领域。改革的伟大推动者邓小平曾引用四川民间谚语“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并鼓励“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由尝试性变革构成的渐进过程,其中被证明成功的变革随后得到制度化。
从农村地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行政改革,务实方法已应用于各个层面和政策领域。政策是根据其结果和表现进行评估的,中国采用适合各个地方条件的解决方案,并充分利用各地的特定资源,如成语所说“因地制宜”。
近五年多以来,他与家人居住在北京,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担任教职。2022年,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记者一起创建了国际信息与分析媒体Globalter。
930.70MB
查看631.40MB
查看85.5MB
查看546.54MB
查看882.60MB
查看890.68MB
查看180.87MB
查看964.50MB
查看808.80MB
查看838.40MB
查看823.59MB
查看509.27MB
查看581.39MB
查看550.85MB
查看508.46MB
查看682.30MB
查看404.62MB
查看922.54MB
查看991.66MB
查看174.63MB
查看416.17MB
查看592.13MB
查看419.41MB
查看554.54MB
查看449.56MB
查看145.94MB
查看172.14MB
查看307.61MB
查看523.12MB
查看414.12MB
查看988.20MB
查看969.44MB
查看940.76MB
查看908.89MB
查看333.97MB
查看426.22MB
查看566.78MB
查看161.39MB
查看140.25MB
查看233.37MB
查看733.38MB
查看882.10MB
查看475.50MB
查看949.57MB
查看836.89MB
查看609.86MB
查看265.49MB
查看708.30MB
查看500.56MB
查看737.50MB
查看964.24MB
查看757.17MB
查看516.75MB
查看431.37MB
查看852.77MB
查看618.20MB
查看447.31MB
查看373.47MB
查看800.62MB
查看640.25MB
查看972.48MB
查看574.90MB
查看620.44MB
查看370.79MB
查看174.62MB
查看836.30MB
查看639.44MB
查看431.59MB
查看143.83MB
查看474.32MB
查看971.69MB
查看185.78MB
查看400.79MB
查看300.44MB
查看813.33MB
查看243.91MB
查看165.10MB
查看364.93MB
查看931.53MB
查看527.42MB
查看316.77MB
查看557.13MB
查看540.85MB
查看347.77MB
查看158.14MB
查看906.11MB
查看370.86MB
查看816.61MB
查看509.58MB
查看558.28MB
查看145.58MB
查看228.15MB
查看349.99MB
查看891.45MB
查看339.63MB
查看203.17MB
查看503.32MB
查看938.55MB
查看925.31MB
查看387.55MB
查看201.17MB
查看795.94MB
查看705.57MB
查看240.33MB
查看
222运城ka
江南布衣07:江南布衣的造钟人和报时人🕑
2025-07-01 22:44:40 推荐
893188****5236
《相见欢》.朱敦儒🕕
2025-06-30 10:33:38 不推荐
156152****3236
有钱人跟你想的不一样🕙
2025-07-01 07:34:32 推荐
98吉普车冠军赛
透过税收数据看长三角地区“成绩单” 多领域“全面开花”成效明显🕜
2025-06-30 14:06:14 推荐